一、粗纱周期近尾端,电子纱底部回暖已启动。1)2013年以来粗纱每一轮周期历时约3-3.5年,本轮周期从20Q3开始,已历时 2.5年,已近周期尾端。目前粗纱周期位置为底部(价格低位)、偏左侧(库存高位)。粗纱库存已连续两个月下降,且本轮周期 库存结构更健康(龙头占比高、中高端产品占比高)。2)电子纱价格、盈利、库存均处低位,预计目前全行业库存不足1个月, 10月以来电子纱价格已涨约30%,底部已现,但仍处低位(小厂刚恢复到微利状态)。电子纱供需格局更优,预计价格弹性更大。
二、预计23年供给增速放缓,需求稳健增长,供需望迎向好。1)粗纱:预计22、23年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62.3、30.9万吨,供 给增速分别为7.6%、3.5%。若欧洲产能有冷修或退出,则23年供给冲击有望小于3.5%。从季度边际新增来看,22Q4-23Q1有收 缩,23Q2-24Q1新增相对有限。2)电子纱:预计22、23年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14.3、4.3万吨,供给增速分别为10.7%、2.9%。 从季度边际新增来看,电子纱有效产能在22Q4-23Q2边际收缩,仅到23Q3才有新增。3)需求端:10月份开始玻纤需求已边际回 暖,预计23年需求望保持稳健增长(按地区预测23年全球玻纤需求增速3.1%,按应用领域预测23年粗纱需求增速5.2%、电子纱 增速4.1%)。在22年招标量大增+部分项目建设延后下,开云 开云体育APP预计23年风电装机有望高增,望成为需求端主要拉动力量。
三、行业壁垒抬升,集中度持续提升。玻纤具有高资金投入、较高能耗的行业特征。在铑粉价格上涨+能耗双控下,小厂面临资 金、能耗指标等问题,扩产难度较高。而龙头企业资金实力更强,且具有充足的铑粉储量,同时龙头企业能耗指标更优,扩产更 为顺利。目前粗纱领域全球CR6为78%,国内CR3为62%,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。
2013年以来粗纱每一轮周期历时约 3-3.5年。本轮周期从20Q3开始, 已历时2.5年。粗纱周期位置:底部 (价格低位)、偏左侧(库存高 位)。 季度产能边际新增与价格和库存有 较好的一一对应关系,预测值有前 瞻性。 粗纱库存处于高位,但已连续两个 月下降,且本轮库存结构更健康 (龙头占比高、中高端产品占比 高)。库存预计以风电、汽车产品 为主。 预计本轮周期底部吨盈利有所抬升, 主要是产品结构中高端化。中国巨 石粗纱吨净利在上一轮周期底部约 800元,预计此轮有望抬升。
电子纱价格:根据卓创资讯,电子纱价格处于低位,10月份已开始逐步回暖(大约上涨30%),价格底部已现。 行业盈利:根据中国巨石募集说明书,22H1中国巨石电子纱及电子布毛利率为26.4%,处于相对低位。考虑到中国巨 石电子纱及电子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,我们判断目前价格下(底部已上涨约30%),预计行业小厂实现微利。 库存:预计目前全行业库存(含生产厂商与下游客户)处于低位,预计整体库存不足1个月。
23年粗纱新增有效产能整体可控。预计22和23年粗纱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62.3和30.9万吨,对应供给增速分别为7.6%和3.5%。 季度边际新增:22Q4-23Q1产能有所收缩,23Q2-24Q1产能新增相对有限。 跟踪要点:欧洲产能是否有冷修或退出计划,若有,则23年供给冲击望小于3.5%。
23年电子纱新增供给有限。预计22-23年新增有效产能分别为14.3、4.3万吨,对应供给增速分别为10.7%、2.9%。从 季度边际新增来看,电子纱有效产能在22Q4-23Q2边际收缩,仅到23Q3才有新增。
玻纤下游应用广泛,属于顺周期品种。根据《2021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情况》,21年全球和国内玻纤产量分别为950、 624万吨,同比增速分别约15.5%、15.3%。
国内销量环比提升信息明显:根据中国巨石公告,进入10月份,国内销售进一步向好,热塑行业明显回暖,风电领域明 显增强,10月国内销量环比提升明显。 22Q3海外需求有所减弱,静待修复。根据玻纤工业协会,21年国内玻纤出口量占比27%。22H1国内需求虽受到阶段性 冲击,但出口相对景气有所弥补。22Q3海外需求减弱(尤其是欧美),中国出口的玻纤产品受到影响。
估算2023年全球玻纤(含电子纱)需求增速约3.1%(预测方式一:分地区)。 玻纤粗纱需求增速:预计2023年为5.2%(预测方式二:分应用领域)。 根据亿渡数据,我们预测23-24年全球电子纱需求增速分别为4.1%、5.1%。
22年招标量大增,预计23年风电需求有望高增:根据北极星风电网,22年年初至11月,国内风电招标累计100.6GW, 同比+91.7%,其中陆风同比+61.2%。历史回溯看,风电新增装机滞后招标1年左右,22年招标量大增或预示23年装 机需求明显改善。 22年部分项目或延至23年装机:受疫情影响,22年部分项目装机进度有所放缓,有望延至23年,亦有望推动23年风 电装机量实现高增。
玻纤具有高资金投入的行业特征。根据中国巨石公告,以粗纱为例,每万吨玻璃纤维产能需要1.5亿元 左右,1条10万吨的左右的粗纱玻璃纤维生产线亿元左右。相较于水泥、石膏板、玻璃等行业, 玻纤固定资产周转率偏低。
预计铂铑合金涨价致使万吨产线%,门槛进一步提高。根据中国巨 石公众号,每万吨玻纤生产线元/g提 升478元/g,对应万吨产线万元,极大提高了玻纤行业的资金壁垒。此外,由于铂铑合 金的损耗计入成本,在较高的下,也会导致新增产线的单吨玻纤成本大幅提升,行业门槛有所提高。 龙头企业有充足的铑粉储量,优势明显。
玻纤能源成本占比约20%+,单位产量能耗指标仍相对较高。玻璃纤维是以叶腊石、高岭土、石灰石等矿石原料,经过粉 磨、高温熔化、拉丝、后加工等工序制成。由于高温熔化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、电力,因此玻纤生产成本中,能 源成本占比相对较高,根据中国巨石信用评级报告,2017年中国巨石玻纤生产成本中,电、天然气、其他燃料能源占比 分别约13.5%、9.4%、4.4%。玻纤单位产量能耗指标仍相对较高,根据《玻璃纤维行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2020年 单吨电子纱/粗纱能耗分别为450/350kgce/t(千克标准煤能量/吨),高于玻璃/水泥的279/108kgce/t。
玻纤行业集中度高。目前粗纱领域全球前六大玻纤企业占据全球约78%的份额,国内CR3份额约62%。根据中国巨石募集 说明书,21年底中国巨石产能约235万吨,泰山玻纤理论产能约120万吨,重庆国际理论产能约91万吨,OC产能约90万吨, NEG产能约93万吨。 资金壁垒提升+能耗双控下,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。龙头企业资金实力更强,且具有充足的铑粉储量,同时龙头企业 能耗指标更优,扩产更为顺利。而小厂面临资金、能耗等问题,扩产难度较高。开云 开云体育APP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风险提示: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,都有其特定立场,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
Copyright © 2023 开云体育-让运动随心所欲 版权所有 备案号:冀ICP备15026561号